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星海音乐学院师生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开幕会,密切关注两会动态,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
这次盛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首次全国两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布局新征程上重大战略任务的重要会议,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星海师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惧前进航程上的任何风浪、加速推进一流音乐学院建设,坚定信心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陈红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组织教师观看了全国“两会”开幕式,全体教师积极响应、热烈讨论。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提出“四个必须”明确要求,即“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为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也为我们高质量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
万宗瓒(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作为一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在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
首先,全国“两会”是一次政治盛会,代表着中国最高层次的民主制度和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将这种制度特点与优势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全国“两会”也是一次思想盛宴。我们可以从这些政策和方案中汲取营养,了解当前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蓝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最后,全国“两会”也是一次凝心聚力的盛会。我们应该向学生展示这种凝聚力和团结力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为建设更加繁荣、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2023年全国“两会”是一场齐心协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没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现代化没有根基;没有精神文明的繁荣发展,现代化失去灵魂。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最根本的动力是文艺人才的支撑。新时代高等艺术院校应始终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艺术工作者和文艺事业的接班人。作为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清楚其中蕴含的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文化自信力,帮助学生树牢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鼓励学生用文艺的方式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气象,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
排版:刘美慧
编辑:何培禄、清音